您当前位置: 梅州文明网首页 > 文明播报
村里大小事 村民齐参与!梅州五华县依靠百千万群众干“百千万工程”
发布时间: 2024-04-12来源:南方+

  从干部干、群众看,到干群合力干、群众主动干,五华县形成百千万群众干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浓厚氛围。

  五华县,百万人口大县。这是当地深入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中面临的挑战,更是优势。150万人口所迸发出的澎湃动能不可估量,将成为五华县稳步向前的重要推力。

  大有可为之地,积蓄事在人为之力。五华县的发展思路沿着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大道,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“群众满不满意”,把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众众之责,人人之慧,切实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。

  当前,五华县继续以“头号工程”力度抓紧抓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围绕县域发展、城镇提能、乡村振兴、城乡融合等重点任务,建机制、树典型,强保障、聚合力,锚定“进位”目标,推进强县促镇带村,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。

  带着群众干

  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

  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大家富才是真的好。通过党建引领、乡村振兴、‘百千万工程’,让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完善,产业更兴旺,老百姓更幸福。”这是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总支书记何俊霞的坚定决心和美好愿景。

  2018年,通过党员人才回乡计划,何俊霞当选为湖中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这位“80后”女干部切实发挥起“头雁”作用,从过去的省定相对贫困村、“软弱涣散村”,到如今的全县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全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,在何俊霞身上,印证了“头雁振翅,群雁高飞”。

  走进湖中村,梅菜种植基地、制衣车间、电子元件组装车间、源湖亲子乐园、绿源金柚产业园等产业种类丰富,乡村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。

  产业发展,是何俊霞最挂心的问题。湖中村有户籍人口5299人,可用田地却仅有2000多亩,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地区。在多方支持下,湖中村与帮扶工作队先后发展壮大了兰花种植、千亩柚园、丝苗米水稻、梅菜种植、药用蛇养殖、光伏发电、红米种植、乡村振兴产业车间等产业项目。

  此外,何俊霞通过搭桥牵线引进了制衣厂、电子厂3间乡村振兴产业车间,一并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增收问题。

  还未踏进制衣车间,缝纫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,工人们正在工位上忙着赶制服装。该车间采取“计件”方式按劳发放薪酬,村民可随时调整工作时间,实现“家门口”灵活就业、多方增收。“既能照顾老人小孩,又有一份收入,对生活有很大的改善。”村民高波高兴地说。“我们现在还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探索进行发展‘三变改革’,即是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把全村的人心和资源拧成一股绳,实现资源的筛选和整合。”聊起湖中村未来的发展,何俊霞有满满的思路。

  何俊霞扎根乡村最基层,始终脚下踩着泥土、心中装着群众。她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,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在她的努力下,目前已带动本村以及附近300余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,每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。

  人心聚起来,发展快起来。通过建强支部、选好头雁带来大发展大效益的事例,在五华大地比比皆是。五华县持续深化推动基层党组织“头雁”工程,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,强了堡垒,聚了人心,形成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“雁阵效应”。

  引回群众干

  人才与乡村“双向奔赴”

  出村、进城,这是不少农村青年的选择。当同龄人都在走出去时,1997年出生的陈伟宏选择“归巢”,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五华吉程村,成为一名农业托管员。

  2021年以来,陈伟宏团队开展水稻服务总面积近2.2万亩,服务农户2000多户,并在安流镇吉程村创建了1个800亩全程托管示范基地,完成1300多亩撂荒地复耕复种。

  陈伟宏创建了一个800亩的水稻全程托管示范基地,以基地为样板,整村推进生产托管,大面积快速作业,效率更高。据悉,单价放低后,每造水稻的收益能提升30元左右,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。

  “别看他年轻,人瘦瘦黑黑的,但他从农校出身,还带了一帮年轻的帅哥下乡一起干,年纪虽然小,但是做人踏实,我信得过。”在龙村镇负责旱改水田的邹丽娟眼中,这帮年轻人非常能吃苦。

  陈伟宏介绍,当决定回到家乡大干一场时,他发动了身边十几个朋友回来一起开农机种田,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服务团队,“团队平均年龄为25岁,最年轻的是‘00’后,如今成员有20多名。”

  27岁的彭华山是服务团队的一员,无论是插秧、打田、播种,还是打药、施肥、收割,他也是样样在行。“现在有底薪保障,服务费用则按亩计算提成,年收入有十余万元。”彭华山在陈伟宏的带动下从事托管行业,直接在家门口就业。

  凝聚人才力量,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如今的陈伟宏不仅是“田管家”“新农人”,还多了“产业村长”这个身份。“头衔多了,职责也多了,但都不外乎是为了乡村更好地发展。”陈伟宏说。

  “新农人‘新’在哪里?其中一点就是年轻人,‘产业村长’顾名思义就是发展产业,我对两者的理解,就是年轻人回家乡干事业。”陈伟宏说。

  去年底,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对外发布全省2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,五华县探索“产业村长”模式带动农户创业就业增收案例被评为“激发经管团队活力”典型,是梅州唯一入选的案例。

  五华县在全市率先推行“产业村长”工作,这是人才与乡村的“双向奔赴”,一方提供广阔的天地,一方提供青春的能量。

  目前,全县聘请的237人次“产业村长”,累计带动3000多农户就业,促进茶叶、柚子、水稻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展,着力破解全县农村产业基础薄弱、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情况。

  群众主动干

  全村出钱出力出地修路

  “今年春节很特别,大伙回家不堵车了,出行通畅,心情舒畅!”棉洋镇竹坑村村民张国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村里修新路、建新桥,对张国昌而言,不仅是受益者,更是参与者。

  竹坑村常住人口2800多人,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,私家车不断增加,村内的道路不宽,面临的交通压力快速加大,以往逢年过节,村里经常一堵就是两三个小时。

  改变从去年12月开始,新修2公里长的沿河路以及新建四座新桥正式通车。这是全体村民共同修建的路,从200元到30万元,全村800多户人踊跃捐款,竹坑村的乡贤与村民齐心“众筹”资金500多万元。

  “靠的是群众的力量,我们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有地的就出地,干群一条心,才能打造好这条沿河路。”竹坑村党总支书记张锐来告诉记者,这条沿河路的建设,感触最深就是群众的大力支持,修路又建桥,这是全村人民的大好事。

  春来山水秀,乡村人心齐。走进竹坑村,崭新的沿河路如一条飘带横贯村中,一盏盏崭新的路灯整齐地矗立在道路旁,这是竹坑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凝聚共识、汇聚力量,共同参与的结果。

  张国昌正在路边的田间务农,聊起“众筹”修路建桥的事,不禁竖起大拇指。“沿河路的扩建新修,缓解了全村人的交通堵塞问题,还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地方。”张国昌说,自己的家乡自己来建设,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好。

  路通财通产业通,得益于沿河路修建,竹坑村独有的农产品桃驳果将更好、更快“出山”,运往各地。“全村有850多亩桃驳果园,40多户种植农户,年产量达50万斤,是竹坑村‘一村一品’产业。”张锐来介绍,目前正逐年扩大桃驳果种植规模,把桃驳果打造成为独具五华特色、绿色生态有机的乡村富民产业。

  同样在棉洋镇琴江村,在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中,紧紧围绕群众热盼愿景,凝聚民心全力谋划村内沿河路建设。

  “今年3月15日动工,至3月31日仅半个月时间,一条长1.5公里,路面达7米的沿河路已完成路基建设。”棉洋镇党委委员古玉轩说,村里还积极组织发动群众,在约4公里的河道两边种植了800多株树苗,为打造美丽的琴江村貌增姿添彩。

  当前,五华县各镇村坚持以群众路线实施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动员广大乡贤、村民成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的见证者、参与者与受益者,有效地将乡贤、村民力量转化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动能。

 


编辑:古九平 审核:张腾

文明创建

更多>>

主题活动

更多>>

文明聚焦

更多>>